重庆家里家外瑜峰团队
您当前的位置: 主页 > 情感干货 > 离婚咨询服务 >

最高院《新婚姻法解释三》答记者问(二)

时间:2018-08-09 13:50作者:家里家外点击:

分离小三联系方式,怎么找小三劝退师 情感求助 添加微信号 jljw2012 立即获取专业情感导师1对1帮你解决

 

F200809231032291021136865.jpg
(图片源于网络 侵权告知删除)

问:哪些人能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答:《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按下列顺序确认监护人:

    (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没有以上人员时,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问:监护人应承担哪些职责?

答:监护人的职责包括:

   (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心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

   (2)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除为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

   (4)对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时,承担民事责任。

 

问:哪些情况可视为感情确已破裂?

答:我国婚姻法第32条第3款规定了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几个具体参考标准:

   (1)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调解无效,视为感情破裂,应准予离婚。

    因重婚引起的离婚有两种情况:一方重婚,对方提出离婚;重婚一方提出与原配偶离婚。对于这类案件,首先应由刑庭处理重婚问题。经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依法解除 非法的重婚关系并对重婚者予以刑事制裁后,对方仍坚决要求离婚,经人民法院调解无效的,可准予离婚。重婚者被解除重婚关系并承担刑事责任后,仍坚持与原配 偶离婚,原配偶坚持不离的,如夫妻感情尚未破裂,可着重调解和好或者判决不准离婚。如果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无和好可能的,应调解或判决离婚并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和经济帮助等方面,照顾原配偶方的利益,原配偶方还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原配偶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的人与他人虽不以夫妻相称,但共同生 活时间较长的情形。无论提出离婚的原告是无过错方还是过错方,人民法院都要以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作为准予离婚的准绳。经人民法院调解无和好可能的,应判 决准予离婚并在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和经济帮助等方面,照顾原配偶方的利益,原配偶方还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2)实施家庭暴力或以其他行为虐待家庭成员,或遗弃家庭成员的,调解无效,视为感 情破裂,应准予离婚。处理这类案件,应当认真查明虐待、遗弃的行为是否是经常的、一贯的,是否已严重伤害了夫妻感情。虽经法院调解,受害者不予谅解,坚决 要求离婚的,应判决准予离婚并判虐待者、遗弃者承担相应的民事和行政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还应追究虐待者、遗弃者的刑事责任。

   (3)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调解无效,视为感情破裂,应准予离婚。

    人民法院在受理这类离婚案件时,应查明有恶习一方沾染恶习的具体情况和一贯表现。如果当事人情节较轻的,可先进行批评教育或交由公安机关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予以行政处罚。经批评教育或处罚后,有恶习者表示真诚悔过并积极改正,而对方也能给予谅解的,应着重调解和好。如果当事人情节较重,已构成犯罪,或者经批评教育、行政处罚仍无悔 改表现,对方也对其失去信心,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双方和好确无可能的,应调解或判决准予离婚。

   (4)因感情不和分居满2年的,调解无效,视为感情确已破裂,应准予离婚。人民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应主要考察分居的原因是否是夫妻感情不和;夫妻感情是否确无和好的可能。如果是因其他原因分居、分居不满2年或夫妻感情还有调解和好的可能,则不能判决离婚;如果确实是因感情不合分居且已满2年,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法院调解无效,视为感情确已破裂,可调解或判决离婚。

   (5)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调解无效,视为感情确已破裂,应准予离婚。

 

问: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协议离婚?

答:协议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的法律行为,根据新婚姻法第31条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协议离婚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协议离婚的男女双方须有合法的夫妻身份。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在办理离婚时应先验明双方的夫妻身份,凡是没有《结婚证》或《夫妻关系证明书》的,表明他们没有 合法的婚姻关系,则不能确认其夫妻身份,就不能办理离婚手续。对于未办理结婚登记的事实婚姻、非法同居,原则上不应按登记离婚的程序解除。

   (2)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须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对于夫妻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离婚,必须依诉讼程序解决,并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诉讼。

   (3)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须有离婚的合意。双方当事人离婚合意,是协议离婚的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有一方不愿意离婚,就不能依此程序办理。

   (4)协议离婚时必须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作出恰当、合理的安排,并达成一致的协议。

   (5)协议离婚时必须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做出适当的处理。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应体现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原则并适当照顾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妥善加以解决。

   (6)协议离婚必须合法。不能用离婚来规避法律,达到其他个人目的,不能因父母离婚而影响子女的健康成长,也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的财产利益。 只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夫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婚姻登记机关才能准予登记,收回《结婚证》,发给《离婚证》。

 

问:协议离婚的手续怎么办?

答:协议离婚必须办理离婚登记。离婚登记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必经程序。他是由婚姻登记机关依照行政程序办理的,其步骤如下:

(1) 申请

    当事人协议离婚时必须双方亲自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不得委托他人代理。否则,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我国办理离婚登记的机关,在城 市是街道办事处或市辖区、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在农村是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当事人申请离婚,应当持有下列证件和证明:①户口证明;②居 民身份证;③所在单位、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出具的介绍信;④离婚协议书;⑤结婚证。此外,还应当交付办理离婚证及存档所需的单人免冠照片(根据不同地 区的要求提供),并按照婚姻登记机关的要求填写《离婚申请书》。

(2) 审查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当事人离婚申请时,应把婚姻法及《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向当事人讲清,而双方当事人应如实回答婚姻登记管理人员的提问。工作人员应查明:①离婚申请人是否是合法夫妻;②离婚双方申请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③离婚是否确实出于双方自愿;④对子女问题的处理是否妥当;⑤对财产问题的处理是否妥当,等等。如登记机关发现离婚的当事人有违反婚姻法的行为,应给予批评教育或不准予登记。违反刑法的,要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防止轻率离婚和假离婚,工作人员应对感情尚未完 全破裂的当事人进行思想教育和调解和好工作。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离婚申请应当进行认真审查,自受理申请之日起一个月内,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应当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注销结婚证。虽然这是法律为防止登记工作久拖不决而提出的时间要求,但客观上也给申请离婚的当事人冷静的进行考虑,在审查期内,如果双方当事人对重归于好取得共识,应准许当事人撤回离婚申请。

(3) 登记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经过审查后,对符合婚姻法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离婚申请,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注销《结婚证》。当事人从取得离婚证起,解除夫妻关系。对不符合婚姻法和《离婚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不予登记。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对当事人的离婚登记申请不予登记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

    男女登记离婚后,一方对已发生法律 效力的离婚协议及子女和财产问题的处理翻悔时,应当向原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解决。只有在原婚姻登记机关撤销离婚登记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人民法院才能受理,在原婚姻登记机关未撤销离婚登记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应受理,但应告知当事人向原婚姻登记机关申请撤销离婚登记。

    如果申请离婚的当事人弄虚作假,骗取离婚登记的,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应当撤销离婚登记,并对当事人宣布其解除婚姻关系无效,收回离婚证并对当事人处200元以下的罚款。

 

问:诉讼离婚的程序是什么?

答:诉讼离婚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判决。

(1)起诉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起诉必须符合四个条件。离婚案件也属于民事案件,因此起诉也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条件并具有自己的特色:

①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

② 有明确的被告;

③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④ 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只有具备以上四个条件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才能受理。

    离婚案件起诉时,起诉者应向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和副本。诉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 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工作单位及现住址;

② 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

③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案件,诉讼离婚程序也随即开始。

(2) 审理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①审理前的准备。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在收到 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审判人员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更换不符合起诉或应诉条件的当事人,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 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②调解。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后,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使当事人消除分歧,互相谅解,从而 达成离婚或和好的协议。达成和好协议的,人民法院将协议记录存卷,一般不发给调解书;达成离婚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并 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具有与判决书同等的法律效力。③开庭审理。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即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开庭日期。

(3) 判决

    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进行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

    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程序。

 

问:诉讼离婚应向何处法院提起?

答: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离婚案件属于普通民事案件,原告要提起离婚诉讼,必须到被告住所地,即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民离开其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在外地居住一年以上(在外地住院就医除外),或在某地连续居住达1年以上,该地为其经常居住地,如果对其提出离婚诉讼必须向该公民经常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公民离开其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在外地居住1年以上(在外地住院就医除外),但没有经常居住地,即没有在任何地方居住达一年以上,如果对其提出离婚诉讼则须向其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

    公民户籍迁出后但尚未落户,对其提出离婚诉讼的,如果该公民有经常居住地的,应向其经常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没有经常居住地,户籍迁出不足1年的,应向其原户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户籍迁出超过一年的,应向其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

    公民被注销城镇户口,对其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向原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向原告经常居住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也被注销城镇户口的,应向被告居住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

    公民被劳动教养或监禁,对其提出离婚诉讼,应向原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向原告经常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也被劳动教养或监禁的,被告被劳动教养或监禁1年以上的,应向被告原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被告被劳动教养或监禁1年以上的,应向被告被劳动教养或监禁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

    公民下落不明或被宣告失踪,对其提出离婚诉讼的,应向原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原告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向原告经常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

    公民为军人的,非军人一方对其提出离婚诉讼,或军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为非文职军人,应向原告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如果军人为文职军人,一般向文职军人方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如果是军人一方向非军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则应向非军人一方的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非军人一方住所地和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应向其经常居住地基层人民法院提起,如果夫妻双方均为军人,离婚诉讼应向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驻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

 

问:继父母离婚后,与继子女的关系如何?

答: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属于姻亲关系。姻亲关系,是因生父母的再婚的事实而与继父母形成的关系。姻亲关系可以因生父母的离婚而解除与继父母形成的关系。所以,离婚后,在继子女未成年的情况下,或继子女已成年,但其未成年时没有与继父母共同生活并受继父母长期的抚养、教育,继父母可以解除与继子女之间的亲 子关系,不再抚养继子女,以后也无权要求继子女赡养自己。

    在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其未成年时与继父母共同生活,并受继父母长期的抚 养、教育,那么,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应视为拟制血亲关系,继父母与继子女已经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则不能因为生父母的离婚而自然解除。继父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与父母子女间权利义务关系完全相同。生父母与继父母离婚时,如果继子女尚未成年,继父母可以解除与继子女之间的亲子关系。如果继子女已成年,只有继父母一方同意或与继子女双方同意并符合法律规定解除时,双方的身份关系才能解除。但是,继子女受继父母抚养的事实并不能因此而消失,所以,受继父母抚养教育长大成人有负担能力的继子女,对于年老体弱、生活困难又无生活来源的继父母的晚年生活仍应承担生活费用。

 

问:离婚后,未成年子女应由哪一方抚养?

答: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但是,如果母方具有下列特殊情况之一的,子女不宜或无法随母方共同生活的,也可以由父亲抚养:

(1)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母方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实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其他原因”包括母方经济能力、生活环境明显对抚养婴儿不利;母方品行欠佳或违法犯罪不利于抚养婴儿;婴儿从出生后一直由父方喂养等各种具体事实。在此种情况下,婴儿随母生活对婴儿的抚养、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这属于婴儿确实无法随母方生活,应当判决或确认由父方抚养。

(4) 父母双方协议并对子女成长无不利影响的,也准予由父方抚养。

    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由何方抚养的问题,首先应由父母协商,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对抚养子女达成协议的,子女可随父或母方生活,或者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由父母双方轮流抚养法律都是准许的;如达不成协议诉讼到法院时,经调解无效,应由人民法院视具体情况判决。人民法院判决子女抚养归属时,应考虑以下优先条件:

    绝对优先抚养条件,是指父母本人具备的条件:(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 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 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于子女共同生活的。只有父母本人具备上述条件,才具有优先抚养权,这是绝对的优先抚养条件。

    相对优先抚养条件,是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具备的条件:如果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 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的,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但是,这是相对优先条件,其发生效力的前提条件是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且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双方抚养子女条件基本相同,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双方本人均无优先 抚养条件;二是双方本人均有优先抚养条件,但具有的某些抚养条件基本相同。在此种条件下双方又均要求抚养子女时,才考虑相对的优先抚养条件,具备相对优先 条件的一方,才能获得优先抚养权。

    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10周岁以上的子女,在父 母离婚时,可以选择随父或随母生活,但对其意见的效力,也不能绝对化。原则上可以尊重子女的选择,但法官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断,如果子女的选择对其成长 不利,也可以做出与其意见相悖的判决。另外,考虑子女的意见是有前提条件的,即“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是考虑 子女意见的前提条件。如果父母双方对其抚养已经有协议的,则不必征求、考虑子女的意见,按照父母双方的协议处理即可。

 

问:离婚后,子女抚养关系能否变更?

答:判决子女抚养权的归属,是以有利于保护子女的利益为原则的,如果出现了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情形,就应变更子女的抚养关系。所以,离婚后,子女抚养关系可以变更,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1)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另行起诉。

(2)具有法定事由,应予支持变更抚养关系。

    具体的法定事由:①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②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的;③10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④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 系有上述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3)准许协议变更抚养关系。

    父母双方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应予准许。无论是协议离婚还是判决离婚后,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并非一定要向法院起诉,双方当事人达成了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协议,只要没有违法事项和对子女成长不利的问题,应予准许。

(4)不允许擅自变更抚养关系。

    司法实践中,常常会出现没有与子女一起生活的一方擅自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情况,但引起的原因是不同的,对此,应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处理:①有正当理由的,可告 知依法起诉。离婚后,抚养子女的一方确实没有尽到抚养责任,或者有虐待、遗弃子女等行为的,另一方为了保护子女的身心健康而擅自将子女骗走或抢走的,这种 行为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应告知其依法起诉,由人民法院确定是否变更子女抚养关系。②子女擅自变更的,可告知由其法定代理人依法起诉。受一方抚养的子女因种 种原因,如因受歧视、虐待等,而自行躲避到另一方的家中,并且明确表示再也不愿与抚养方一起生活的,其法定代理人应代理其子女起诉,要求人民法院变更子女抚养关系。③没有正当理由的,应说服教育送回孩子。没有正当理由抢走或骗走孩子,应说服教育其送回孩子,经说服教育仍不送回孩子的,人民法院可依法采取强制措施。强制措施执行的对象并不是该子女,而是抢走或骗走该子女的当事人。

关键词: 婚姻法
  • 版权声明:
  • 1、本文为重庆家里家外婚姻家庭咨询中心原创内容,转载或引用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 2、家里家外 www.jljw.org 所发作品、转载、摘编的文章如果来源于互联网,家里家外会尽量标注来源和作者。如果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侵害到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联系QQ:1805172446,也诚挚地欢迎您给我们投稿,谢谢!
  • 3、如需帮助请拨打400-023-1110,瑜峰团队将为您提供情感挽回、婚姻挽救、劝退第三者、付费评估等情感服务!也可点击立即咨询,谢谢!
  • 本文标题:最高院《新婚姻法解释三》答记者问(二)
  • 本文链接:https://www.jljw.org/work-c50/211.html
婚姻情感在线咨询专家
据相关统计,2016年2月,已经有众多用户已关注官方微信: jljw4000231110

众多求助者自从关注关注官方微信后,婚姻幸福指数随着提升!

专注恋爱指导情感婚姻挽回、提升爱的能力、帮助劝退第三者! 免费参加幸福婚婚姻讲座

为您开启一对一私密咨询,帮您解决情感困惑,收获幸福完美的人生。

  •   专家推荐推荐:

    为“爱”痴狂的男人,想要回归家庭
    婚外情能够带给男人的不仅仅是刺激,也可能是情感的满足,更是虚荣心的满足。 女人可能会因为各种缘由,不能断然说离婚,终究会意难平,心不甘。想要说原谅丈夫,难免会有一番

    400-023-1110   
  •   专家推荐推荐:

    徐珞棋
    徐珞棋,婚姻家庭咨询师,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从事婚姻情感咨询多年,对婚姻情感分析、恋爱择偶、夫妻关系,情感挽回、家庭关系等咨询超过千小时,积累了丰富的咨

    400-023-1110   
  •   专家推荐推荐:

    罗天
    罗天先生,男,硕士学位,国家婚姻家庭调解师,国内资深的婚姻分析师、高级情感指导专家,高级私人情感顾问,现任职成都家里家外婚姻家庭咨询中心。 罗天先生,长期致力于婚姻

    400-023-1110   
  •   婚姻咨询师推荐:

    詹子君
    詹子君 毕业于重庆市西南政法大学,致力于婚姻法及婚姻情感问题的研究,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咨询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个案经验,擅长处理两性关系问题,一直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

    400-023-1110   
  •   婚姻咨询师推荐:

    孙娅
    孙娅 婚姻家庭咨询师 心理咨询师 从事婚姻情感咨询五年,对婚姻情感分析、恋爱择偶、夫妻关系,情感挽回、家庭关系等咨询超过千小时,积累了丰富的咨询经验,了解双方的性格基

    400-023-1110   
  •   婚姻咨询师推荐:

    黄明杰
    黄明杰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资深情感婚姻导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主修心理学,社会学。新婚夫妻磨合,恋爱问题,婆媳(翁婿)关系调试,夫妻关系平衡调试,

    400-023-1110   
  •   婚姻咨询师推荐:

    诗悦
    诗悦老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资深婚姻情感指导师 婚姻家庭咨询师 重庆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会员 重庆家里家外婚姻咨询中心情感专家 擅长领域: 在咨询领域从事多年婚姻情感咨询

    400-023-1110   
  •   婚姻咨询师推荐:

    陈一筠
    陈一筠,女,1940年4月20日,生于四川省筠连县,重庆市人,青少年心理教育专家。中国人口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

    400-023-1110   
  •   婚姻咨询师推荐:

    鲁芸希
    鲁芸希女士,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主修法学、心理学、婚姻家庭学、社会学。 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壹婚姻网特邀专家、重庆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会员、婚恋情感指

    400-023-1110   
  •   婚姻咨询师推荐:

    凌诚
    凌诚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婚姻家庭咨询师;从事婚恋情感咨询、两性关系研究、婚姻咨询服务等工作十多年经常将婚姻服务案例和研究专题发表在《重庆日报》、《婚姻与家庭》、《关

    400-023-1110   
  •   婚姻咨询师推荐:

    申俊
    申俊,哲学硕士,副教授。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资深婚姻心理分析师,婚姻问题咨询与介入服务专家。从业8年余,具备丰富的婚姻咨询经验,掌握高效的介入服务方法,

    400-023-1110   
情感干货